
內蒙古高空作業車租賃商:數量高速增長,龍頭規模擴大
高利潤率吸引資本入場:高空工程作業平臺回本相對較快,利潤率較高,吸引大量資本入場。我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廠商毛利率普遍較高,毛利率小于20%的廠商15年僅占31%,17年僅占12%。租賃商一般能在3-5年收回高空作業平臺購置成本。高利潤水平帶動了越來越多的租賃企業進入市場:2013年我國租賃企業數尚不足100家,截至19年初,已經超過1000家,主要的租賃商包括內蒙古綠康等。
相比成熟市場,仍處起步階段:對比海外市場,國內租賃商龍頭公司規模不夠大。2018年全球租賃公司前50強,國內租賃商僅有上海宏信上榜,設備保有量為7465臺(2019年初已超過1萬臺),較去年同期增長48.75%,但對比世界租賃廠商United Rentals 13萬臺的設備保有量相去甚遠。租賃商數量攀升是產業鏈發展的必然趨勢。2018年日本約有1955家租賃公司,平均每家保有77臺設備,前五大租賃公司總收入占行業總銷售額的40%,約有50%則來自1989家小型租賃公司。內蒙古高空作業車租賃我國租賃公司數量較少(不過千家),沒有足夠中小廠商去挖掘和滿足市場多層次、多領域的高空作業需求。國際市場中非建筑領域高空作業平臺的應用占比已經達到30-40%,在倉儲、商場、戶外清潔等領域都有較廣泛的應用。但目前我國租賃業覆蓋領域集中于建筑領域,94.6%的租賃商覆蓋廠房建設領域,但僅有18%的租賃商覆蓋戶外清潔領域,租賃商數量攀升是產業鏈發展的必然趨勢。租賃商覆蓋區域有限,內陸地區覆蓋不足。租賃商區域分布中,華東與華北占比高達64%。而65%的租賃商業務集中在省內,僅有13%的租賃商提供全國范圍服務,導致內陸地區無法有效覆蓋。江浙滬深透率高,上海租賃公司200多家,廣州70多家,北京只有13家。北京難以滲透主要是因為北京政策對租賃商制約較多,比如限行讓運輸成本過高;北方從10月到2月冬季風大不適合高空作業平臺開工。得益于市場對租賃商產品規模、服務區域等剛性需求,我國租賃商快速擴張。2019年6月上海宏信保有量已達1.45萬臺,眾能1.4萬臺,徐工達到4000臺,赫茲1600臺,東莞名峰2800臺,廣州力洛1200-1300臺,最近又新進入內蒙古綠康起步采購2000臺,預計以后達到5000臺,還有四五家新進的采購量都是幾千臺起步。宏信保有量增加到五千臺花了四年,而內蒙古綠康只用了一年。
未來趨勢:龍頭企業規模擴大,內蒙古高空作業車租賃中小租賃商填補剩余空間